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,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。黨的百余年奮斗歷史反復證明:政治上清醒,才能行動上自覺;政治上堅定,才能經得起考驗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,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,對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。廣大黨員、干部必須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告誡,充分認識提高政治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和現(xiàn)實緊迫性,把旗幟鮮明講政治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,自覺對標檢視、對標努力,使自己在政治上更加堅定、更加成熟。
方向決定道路,道路決定命運。如果在方向問題上出現(xiàn)偏離,就會犯顛覆性錯誤。習近平總書記深邃洞察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(fā)展大勢,深刻指出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(fā)展第一位的問題,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(yè)興衰成??;提高政治能力,首先要把握正確政治方向,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,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??倳涍€引用長征途中伙夫同志一起床,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,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的故事,提醒我們要始終把準正確政治方向。可見,政治方向對一個黨、一個黨的組織、一個黨員干部來說都極端重要。毛澤東同志曾形象地比喻,“政治方向好像是一個人的頭,有了頭其他各部分才能動作”,并向抗日軍政大學和陜北公學提出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辦學要求。正是因為把準政治方向,我們黨才能始終掌握歷史主動,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。進入新時代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,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,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,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。
實踐已經并將繼續(xù)證明,我們的方向無比正確,前途無限光明。但我國發(fā)展越是向好向強,一些西方敵對勢力越是不愿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(fā)展壯大,越會千方百計擾亂我國發(fā)展和穩(wěn)定。因此,在涉及旗幟、道路、方向等重大原則問題上,黨員、干部眼睛要特別明亮,頭腦要特別清醒,立場要特別堅定,絕不能有絲毫含糊、猶疑、動搖,絕不能做自廢武功、自毀長城的事。要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、基本路線、基本方略,經常對標對表,及時校準偏差,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、走歪了,更不能走錯了,確保各項工作沿著黨中央確定的方向前進。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面前,要亮明政治態(tài)度,敢于站出來,敢于發(fā)聲亮劍,尤其是對各種危害黨中央權威的人和事,對各種攻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,要旗幟鮮明地進行斗爭,不能“愛惜羽毛”,不能當“開明紳士”、當看客。
更多內容詳見:中共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校(院)務委員會文章《著力提高政治能力》
來源:求是網(wǎng)
策劃:盛瑋 張陽
制作:徐輝冠
審核:李艷玲
監(jiān)制:羅素英